图片
图片
图片
推荐一幅这幅作品的原大复制品,以及一幅米芾行书临习技法精解,里面有经典行书作品蜀素帖等作品的临习技法精解,喜欢米芾行书的书友可以看看。作品内容为宋代诗人文同的一幅五言诗《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》。“南国避中伏,意适晚忘归”,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闲适惬意的情境。在南方躲避中伏的酷热,以至于夜幕降临都忘记了回家,对自然的沉醉,对闲适生活的享受,跃然纸上。“墙外谷云起,檐前山雨飞”,短短十个字,宛如一幅生动的水墨画。我们仿佛能看到墙外山谷中,云雾缓缓升腾而起,如梦如幻;檐前,山雨突然飘洒而下,清新凉爽,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描绘得淋漓尽致。“兴余思秉烛,坐久欲添衣”,兴致盎然之时,想要秉烛夜游,继续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;久坐之后,凉意渐生,想要添衣保暖。这两句诗,细腻地刻画了从兴奋愉悦到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。“为爱东嵓下,泉声通翠微”,因为喜爱东边山岩之下的清幽环境,那潺潺的泉声仿佛与青翠的山色相通,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面。图片
米芾,性格狂傲不羁,行事风格更是让人捉摸不透,世称“米癫”。就拿他对唐代书法家的评价来说,那犀利程度,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他毫不留情地批评欧阳询的《道林之寺》“寒俭无精神”,说颜真卿的楷书“真便如俗品”,甚至把柳公权贬为“丑怪恶札之祖”。在那个对前代大家尊崇有加的时代,米芾如此狂傲大胆的言论,使他得到了书法江湖“第一狂人”的称号。米芾始终坚持己见,我行我素,这种敢于直言、不随波逐流的个性,实在是让人佩服又惊叹。图片
除了对唐代书法家的犀利批判,米芾的日常生活也是充满了各种奇闻轶事。他对石头的痴迷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。据记载,他在安徽做官时,听闻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,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府邸。见到石头后,他如获至宝,不仅摆好供桌,上好供品,还对着怪石下拜,嘴里念念有词:“我想见到石兄已经二十年了,相见恨晚。”这一疯狂举动很快就传到了其他官员耳中,大家都觉得他的行为实在是有失体统,于是联名上书弹劾他,结果米芾因此被罢了官。但即便如此,他也丝毫没有后悔,后来还专门作了《拜石图》,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石头的热爱。图片
米芾的洁癖也是出了名的。他洗手从不用盆,嫌弃盆里的水不干净,每次洗手都让仆人用几壶水直接往手上倒,洗完后还不用毛巾擦,而是两只手拍拍,直到晾干为止。有一次上朝,他的朝靴被人踩了一下,这可把他给难受坏了。好不容易忍到早朝结束,一回到家,他就把朝靴洗了又刷,刷了又洗,最后竟然把朝靴洗烂了才罢休。还有他担任太常博士负责主持朝廷祭祀活动时,因为嫌弃祭服有人穿过,就自己拿回去反复清洗,结果把祭服洗得变了色,他自己也因此被罢了职。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行为,充分展现了米芾独特的个性和率真的性情,简直与常人格格不入。但也恰是这份格格不入,才造就了米芾书法上极具个性的成就。图片
米芾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诸体兼善,各种书体都能信手拈来,而他最擅长、成就最高的,还得是行书。他的行书,用笔如神,八面出锋,纵横倜傥,跌宕多姿。苏轼曾称赞他的书法“风樯阵马,沉着痛快,当与钟、王并行,非但不愧而已”,黄庭坚也评价他的书法“如快剑斫阵,强弩射千里,书家笔势亦穷于此”。米芾的行书因酣畅淋漓,而气势十足,如瀑布般飞流直下,行云流水。图片
在书法的历史长河中,王羲之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,他的书法风格平和自然,笔势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,尤其是他的小字行书《兰亭集序》,堪称千古绝唱。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我们至今没有见到过王羲之的大字书法作品。而米芾的“刷字”行书则将钟繇和王羲之的笔法进行放大书写,在保留了钟王书法潇洒飘逸的神韵同时,又融入了自己霸气酣畅的风格。就像这幅作品单字大小足有13厘米,全卷气势豪迈、宏大磅礴,让我们看到了大字行书也能兼具优雅与雄浑,开辟了一种新的大字书风。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